发布时间:2025-10-15 18:14:47    次浏览
新三板影视文化第一股基美影业实现业绩大逆袭。3月9日,上海基美影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基美影业)发布了2014年年报。该年报显示,基美影业2014年营业收入1.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8.40%;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08.2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6.71%。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年报业绩大幅攀升的景象不同的是,基美影业在去年半报的业绩表现并不乐观,两相比较甚至大相径庭。根据基美影业2014年8月5日发布的中期报告数据,基美影业201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33.16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8%﹔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9.22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56%。试问,从中期业绩净利润下滑256%到年报净利增长556.71%,基美影业是如何在短短的6个月内让其业绩实现大逆袭的呢?对于年报净利增长的突飞猛进,基美影业给出了解释,一是加强了协助推广团队的建设,目前团队覆盖全国全部票房地区。同时凭借其创新的360度立体营销理念和执行模式全方位参与影片的协助推广,使得公司的业绩出现了大幅增长;二是加大了相关宣发成本的投入,并特别参与了新媒体宣传推广渠道的开拓尝试,为公司的业绩增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三是营业利润的大幅提升得益于公司的业绩增长和严格的成本、费用控制。但实际上,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协助推广业务。据了解,在报告期内,基美影业参与协助推广的影片共有4部在国内上映,分别为《别惹我》、《美国骗局》、《暴力街区》、《超体》,其中的后两部基美影业为出品人之一,而《超体》在国内上映首周即超过1.24亿元的票房。虽然基美影业从参与协助推广的几部电影中获得的具体收益数字外界不得而知,但显然这样的高票房收入定会让作为合作方的基美影业赚得盆满钵满。目前,基美影业主要从事进口影片的版权销售和协助推广业务,并已深入涉及电影投资制作业务,包括中外合拍片、国产片和英文片等各大类型影片。在该报告期内,基美影业主要产品包括四块,即进口影片的协助推广,进口影片的版权销售,进口影片的衍生业务拓展、如元素授权等。然而,既然业务模式和主要产品没有大的调整,但为何基美影业的中期业绩却下挫严重?对此,基美影业表示,主要是因为上半年仅协助推广一部影片——《别惹我》。同时,公司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的增加,造成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的增加。此外,基美影业所投资的美国子公司和北京基美文化经纪公司均处于初创期,未产生收入但有费用发生,与此同时,影片开发投入增大。这也就意味着,基美影业的业绩主要来自以电影发行方的身份分享票房收益,某种程度上其业绩表现并不受自己掌控,当然也并不稳定。那么,该如何改善这种营收与净利的“大小年”现象?事实上,基美影业也意识到了开发自身在渠道端的优势推动上游制片环节的发展。3月5日,基美影业发布股票发行方案,计划以23.8元/股的价格向不超过35名对象定向发行不超过1596.64万股股份,募集不超过3.8亿元资金。而募集的资金主要将投入到公司投资影片的拍摄和制作中。根据2014年报资料显示,基美影业2015年将投资与制作9部电影。其中,《勇士之门》和《坠落》两部影片将通过中外合作的形式完成拍摄,其合作方不乏法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及其创立的欧罗巴电影公司。当然,投身电影制作,自然是收益与风险并存的投资。对此,基美影业方面表示,电影产业作为具有意识形态特殊属性的重要产业,国家实行严格的行业准入和监管政策,对电影的制作、进口、发行等环节实行许可制度。基美影业成立以来也从未发生过电影未获备案、审查未通过的情形,但公司不能保证此后该类情形永远不会发生。如果一旦出现类似情形,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